上交所杠杆 如果德国打赢了二战,世界会变成什么样?_希特勒_资源_美国
发布日期:2025-07-12 21:50 点击次数:90改写后:上交所杠杆
大家都知道,当今世界体系是以二战后五大胜利国为核心构建的。
尽管历史无法倒流,后人总是会好奇,如果当初并非五常胜出,而是纳粹德国最终取胜,那么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模样呢?
有些人认为,历史终归是成王败寇的定律。如果当时获得胜利的是那位曾经的艺术生——希特勒,也许今天世界将由德国主导,治理的方式也未必比美国差。
或许,今天人们称颂的不是罗斯福、丘吉尔、斯大林,而是希特勒,反而他们会成为时代的罪人。
如果德国赢了二战,希特勒主政下的世界,真的会比今天的世界更好吗?
许多人可能觉得这完全是天方夜谭——纳粹德国的邪恶政权如果统治世界,岂不是地狱般的世界?
展开剩余90%但如果我们冷静分析,会发现,纳粹的失败实际上并非源于道德的缺失,而是因为其所面临的实力短板。如果当时纳粹德国拥有了全世界的资源与市场,其政权完全有可能发生转变,甚至,那个曾经冷酷无情的希特勒也会变成和蔼的邻家大叔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纳粹德国的“恶行”并非天生注定,它也不完全与德国的文化根基相关。真正的原因,归根结底是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。如果当时是美国先崩溃,罗斯福的政策也不一定比希特勒更为理性。
所以,想要一个国家蓬勃发展,究竟需要什么呢?
从我的分析来看,成功的国家无外乎三样东西:资源、工业和市场。
能源与原材料是制造商品的基础,不言而喻;工业能力则指的是将资源转化为商品的能力,市场则是消化这些商品的必要平台。
这三者缺一不可,只有资源、工业和市场能够齐备,生产与消费的大循环才能顺利运转。
一旦三者失衡,社会便会出现失业潮,社会不安,人民饥饿,极端思想就会趁机蔓延。
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在30年代的广泛传播,正是因为社会动荡、人们不满现状,极端思想的吸引力更强。
那么,为什么法西斯会在德国兴起,而不是在美国?难道美国的文化就更为高尚?
事实上,大萧条席卷全球时,美国及其领导人罗斯福也无力化解这场危机,大家都在等待对方先崩溃。
最先崩盘的,显然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。
而“基础”究竟是什么呢?就是前文提到的三项要素:资源、工业和市场。
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具有全球性殖民地,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得资源和市场;再加上它们本身的工业优势,在大萧条期间的抗压能力也较强。
美国同样如此,凭借丰富的内需市场和美洲大陆的资源支持,也能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。
然而,德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国,却因没有广泛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资源,面临更为严重的经济困境。
因此,这些国家最先崩溃。
如果没有这些资源,国家就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补充空缺。而为了自我安慰和合理化行为,法西斯思想的“抢劫是正义的”逻辑应运而生,便在这些国家找到了支持者。
然而,等到他们的经济恢复稳定、民众衣食无忧时,谁还会再去拥护这些极端思想呢?
所以,如果希特勒当时成功,他未必不能从铁血独裁者转变为亲民的“邻家大叔”。
希特勒有没有可能达成这一目标呢?答案是:完全可能。
德国当时本就具备强大的工业基础,缺乏的仅仅是资源和市场。如果他能够统一西欧,那么他手中的市场规模将远超美国。而只要解决能源与原材料问题,德国将几乎无敌。
在实现了这些目标后,德国甚至无需通过战争扩张,只要等着美国、英国等大国自爆崩溃,极端主义复兴,纳粹德国便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新秩序主宰。
或许你认为这是一种空想,但历史上,珍珠港事件前,日本的侵华行动,背后就是美国提供了所需的大量原材料。
如今美国被视作反法西斯英雄,而过去的“历史”总是随着胜利者的口吻而被重新塑造。
那么,希特勒为何要侵略苏联呢?
关键原因在于,苏联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,这正是德国所迫切需要的。只要吞并苏联,德国便可实现前所未有的经济腾飞。
如果当时希特勒打败了苏联,掌控了整个欧洲,谁又能与之对抗?
要知道,最终击败希特勒的并非是英美,而是来自陆地的苏联。英美的诺曼底登陆,充其量是锦上添花而已。如果苏联被彻底吞并,那么即便英美发起登陆,也只能徒劳无功。
因此,假如希特勒摧毁了苏联,世界霸主的争夺将毫无悬念,德国便会站在全球制高点。
一旦德国控制了全球,它所创造的世界秩序必定会与今天截然不同。
自大航海时代以来,世界一直处于海洋权力的主导下。在这种秩序下,海洋国家通常是世界霸主。荷兰、西班牙、英国、美国等国家,凭借对海洋的控制,主导了全球的贸易与财富流动。
美国事实上也是一个岛屿国家,它的崛起正是借助了海洋的优势。
然而,德国并非海洋国家,而是典型的陆权国家。在这种情况下,德国完全有能力打造一个以陆地为核心的全新世界秩序。如果它能够联合苏联,打造一个横贯欧亚的陆权联盟,那将改变世界格局。
不同于海洋秩序的贸易和金融主导,陆权秩序则依赖于铁路运输,将资源直接从大陆深处运输到各地。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将使得陆地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,推动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。
这意味着,欧亚大陆将实现资源与人口的自由配置,成为一个强大而紧密的经济体,远超过现如今的全球经济体系。
然而,德国在掌握了如此庞大的市场后,它的策略与行为将与海洋强国不同。
海洋国家通过控制贸易航道和金融体系,保持对世界的主导;而陆权国家则必须对所有经过的国家实行严密控制。
这也正是陆权秩序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——绝对的控制让大多数国家难以接受。
如果今天主导世界的是德国上交所杠杆,那么各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,可能就像俄罗斯与其前苏联加盟国之间的关系那样,充满了紧张与不信任。
发布于:天津市
栏目分类